在之前的测试中,我们曾经测试过AMD的锐龙X与Intel的i5-K的游戏性能对比,之后又做过AMD的锐龙X于Intel的i7-K游戏性能对比。现在,终于迎来双方顶级游戏处理器——锐龙X与i9-K的15款游戏性能对比了。
在被AMD锐龙5压了一头之后,Intel迫于压力终于推出了支持PCIeGen4技术的第11代酷睿处理器,但毕竟是赶鸭子上架的作品,11代仅仅是让“I粉”们终于可以体验到PCIeGen4协议的高性能固态而已,并不能撼动AMD游戏领域的王者地位。
而在Intel最新推出的12代酷睿处理器上,得益于大小核的设计,这一代的i9-K达到了16核24线程的高性能(i9-K是8核心16线程)。去掉了AVX-指令集的12代酷睿处理器在运行游戏时有更好的空间可以发挥。对此,Intel也自称这是一款“最强的游戏处理器”。
在之前“最强游戏处理器”的地位一直是AMD的锐龙X,这次Intel的i9-K是否名副其实?两家最强游戏处理器之间在游戏性能表现上又会有多大的差距?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左:AMD锐龙X右:Intel酷睿i9-K
在这次的测试中,我们将使用搭配DDR4内存及X主板的AMD锐龙X处理器,来对阵搭配DDR5内存及Z主板的Intel酷睿i9-K处理器。
并且为了保证两款处理器的性能发挥,我们都使用了更新到最新版本的Windows11操作系统。
左:AMD锐龙X右:Intel酷睿i9-K
本次使用的两款处理器分别是京东商城售价(秒杀价)[田1]元的AMD锐龙X以及售价(秒杀价)元的Intel酷睿i9-K。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AMD的锐龙X并没有集成显卡,所以实际在价格方面对比对象应为同样不带核显的Intel酷睿i9-KF(K与KF的区别仅仅是核显,其它性能完全相同),该处理器京东商城售价(秒杀价)为元,两者相差元。[田2]
注:下文中牵扯到价格及性能时我们会以酷睿i9-KF来代替。实际测试为i9-K处理器。
CPU规格介绍:
为了让新来的朋友能够了解这两款处理器之间的差异,这里我们列了一个表以便大家对这两款处理器有个直观的参数了解:
上图为部分参数介绍,虽然Intel的酷睿i9-K比i7-K在三级缓存方面有所增加,但是相比AMD锐龙X三级缓存较锐龙X直接翻倍的64MB来说,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而在核心数量方面,酷睿i9-K是16核24线程的设计,锐龙X则是12核24线程的设计(虽然线程相同,但是抛开“大小核”不谈,在核心数量方面,Intel要更胜一筹)。
而在热设计功耗方面,AMD锐龙X是WTDP,Intel的酷睿i9-K则是W的TDP,要比AMD高一些。
上:AMD锐龙X(非)核心架构图下:Intel酷睿i9-KF核心架构图
首先在AMD方面,锐龙X虽然使用了2个CCD,但都不是完整的(每个完整CCD拥有8核心16线程),每个CCD仅启用了6个核心以及12线程。两个CCD共计12核24线程。由于Zen3架构比上一代Zen2+架构最大的变化是一个CCD里边只有一个CCX(Zen2+是2个CCX),所以单个的CCD内部6个核共享3MB二级缓存以及32MB的三级缓存,使得单个CCD内部的传输效率变的大幅提高(2个CCD之间的数据传递仍需通过I/ODie来实现,无法直接互通)。
接下来是Intel这边,AlderLake架构的12代酷睿仍然采用了RingBus设计,不过由于加入了大小核的设计,所以i9-K应为8个大核+8个小核设计。三级缓存则是8个2.5MB=20MB以及2个5MB=10MB,然后通过RingBus总线,16个核心共享30MB的三级缓存。此外,酷睿i9-KF没有右边的核显模块。
两款对比处理器CPU-Z软件截图
AMD锐龙X处理器及相关平台介绍
在AMD方面,我们使用了微星的MPGXGAMINGPROCARBONWIFI主板,搭配芝奇的DDR4内存,同时内存频率设置为DDR4-MHz,FCLK频率设定为MHz,采用1:1同步模式。AMD开启PBO。
Intel酷睿i9-K处理器及相关平台介绍
在Intel方面,我们使用了微星的MPGZCARBONWIFI主板,搭配DDR5内存,同时内存频率设置为DDR5-MHz,采用Gear2异步模式。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这次的主角是CPU对比测试,同时主板都是作为红、蓝两家的高性能产品MEGXGAMINGPROCARBONWIFI以及MEGZCARBONWIFI,除此之外其它的硬件尽可能的拔高,以体现处理器的性能差距。
注:在下方测试时,我们统一使用Intel酷睿i9-KF来代替实际测试使用的i9-K处理器。
测试选择了15款带有Benchmark及预设画质的游戏或者基准测试软件,同时整个测试为P分辨率以及最高画质,且我们会在文章结尾进行汇总,希望看完这期评测的朋友,能够对两款处理器的游戏性能差距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在AMD平台使用的内存方面,我们选择了来自芝奇的F4-C16D-32GTES,2条16GB构成了32GB的容量以及DDR4-MHz的时序何CL16的时序。不过在本次的测试中,我们将其设置成DDR4-MHz频率,同时FCLK频率设定为MHz,采用1:1同步模式,时序不变。
测试使用的硬盘是来自KingstonFURY的RenegadePCIe4.0NVMeM.2SSD(又称叛逆者),这是一款容量为4TB,支持PCIeGen4协议的NVMeM.2固态硬盘,采用了3DTLCNAND颗粒及PhisonE18主控,其连续写入速度可达MB/s,连续写入速度则是MB/s。算是目前最大容量的M.2固态硬盘了,其质保时长为5年或4.0PBW。
由于使用了高性能的RTXGB超龙显卡,为了保证整体平台的供电稳定性,本次测试我们使用了德商必酷的DARKPOWERPRO这款额定功率为W的80Plus钛金电源,该电源支持6路12V输出,其中12V1-12V4均为35A,12V5-12V6均为40A,且支持超频功能可将12V整合为单路输出,能够为系统提供更加纯净,充足的供电性能。
测试使用的显卡来自微星的RTXSUPRIMX12GLHR又叫超龙,是微星目前的RTXGB的旗舰级显卡,作为一款超频版显卡,该卡的核心Boost频率为MHz以保证显卡更加稳定发挥。
15款游戏对比测试结果(一):
《看门狗:军团》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刺客信条:英灵殿》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全境封锁2》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孤岛惊魂6》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幽灵行动:断点》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15款游戏对比测试结果(二):
《荣耀战魂》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彩虹六号:围攻》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地平线:零之曙光》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中土世界:战争之影》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无主之地3》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15款游戏对比测试结果(三):
《奇异小队》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荒野大镖客:救赎2》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神陨》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光明记忆:无限》Benchmark程序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边境》光追测试程序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测试结果及总结: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最后我把这次的所有测试列成一个表格,方便大家观看。
同时在这次的表格中,我将帧数高的一方进行了字体加大和加粗,这样大家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来2款CPU在15款游戏中的胜负。
在这次的测试中,锐龙X有6款游戏表现强于酷睿i9-KF,有9款游戏略逊酷睿i9-KF。
在最后,我们将AMD锐龙X看做%性能,帧数全部相加下来,在这15款游戏中,Intel酷睿i9-KF的性能比AMD低了0.17%,两者的差距不足0.2%。
AMD锐龙X与Intel酷睿i9-KF的模拟攒机配置价格对比
最后,我们同样是列出了一份配置价格表给大家一个直观的对比(该配置与上文测试内容无关),由于选择的是Intel的顶级酷睿i9-KF处理器,所以为了发挥处理器的全部性能,在这次的配置表中,我选择了DDR5的内存平台。
虽然DDR5内存的价格已经降低至元。但是距离元的DDR4内存仍然有着1元的价格差距。同时,不仅仅是两款处理器之间Intel贵了元,在主板方面两者也有着元的差距。处理器+内存+主板,三者合计价格相差达到了元。
并且,从结果来看,即使Intel使用DDR5内存搭配最新版本的Windows11操作系统,也无法与AMD拉开与价格相等的差距,甚至我们测试的15款游戏综合对比下来,Intel的综合帧数还要略逊于AMD一些。
这可能是由于AMD锐龙X拥有64MB三级缓存的原因,而相比之下,Intel酷睿I9-KF虽然睿频较高,但是仅30MB的三级缓存,以及并非性能完全相同的大小核架构,对实际游戏性能的发挥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同时,由于AMD锐龙X的2个核心Die都非完整的8核心设计(每个核心Die仅启用了6个核心),所以在发热以及积热上讲,是要低于2个满核心Die的锐龙X以及1个满核心Die的锐龙X的。良好的散热环境也使得处理器在运行游戏时能有更好的性能发挥。
甚至,在内存方面,启用了2个Die的锐龙X已经做到了内存吞吐量完全持平,不会出现如锐龙X和锐龙X写入是读取速度一半的现象了。
综合上述,Intel的技术是靠前的,但是其处理器的价格仍处于一个居高不下的状态,且目前DDR5内存价格几乎是DDR4的两倍。
再加上Z和XS两款顶级芯片组主板的差价,按照上述配置表来看,两者整整相差了元。这个价位如果以AMD近元的总价来看,整整占了总价格的22%(元甚至可以装一台低配电脑了,或者用来投资固态,显卡甚至是显示器能够带来的性能提升会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与其过分花钱选择Intel,AMD无疑在性能还是价格上都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