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锐龙X大战酷睿i5-K、锐龙X大战酷睿i7-K以及锐龙X大战酷睿i9-K之后,AMD在近期推出了全新的锐龙X处理器。
相比锐龙X处理器,全新的锐龙X其TDP由W下降至65W,在保持核心、线程以及缓存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频率以及功耗使得处理器发热量大幅下降,可以说是变相的解决了Zen3架构“核心Die积热”的问题。
全新的锐龙X其实定位是略逊于锐龙X的。在之前我们对比锐龙X用的是Intel的酷睿i7-K处理器,那么这次我们将目标放在Intel同样略逊一筹的酷睿i7-上面,看看不带K的酷睿i7-和AMD全新锐龙X两款处理器,玩游戏又会有怎样的差距。
左:AMD锐龙X右:Intel酷睿i7-
在这次的测试中,我们将统一使用DDR4内存,然后来分别测试搭配B主板的AMD锐龙X处理器,以及搭配B主板的Intel酷睿i7-处理器。
看看在不超频且都是DDR4内存的情况下,两款处理器在15款自带Benchmark及1款热门网游中会带来怎样的性能差距。
并且,为了保证两款处理器的性能发挥,我们都使用了更新到最新版本的Windows11操作系统。
本次使用的两款处理器分别是AMD锐龙X以及Intel酷睿i7-F处理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AMD的锐龙X并没有集成显卡,所以实际在价格方面对比对象应为同样不带核显的Intel酷睿i7-F(F与非F的区别仅仅是核显,其它性能完全相同),该处理器京东商城售价为元,两者相差元(AMD锐龙X售价元)。
注:下文中牵扯到价格及性能时我们会以酷睿i7-F来代替。实际测试为i7-处理器。
左:微星BM迫击炮WIFI右:微星BM迫击炮WIFI
由于Intel的酷睿i7-不支持超频,所以我们并不会测试处理器的超频功能(不过AMD开启PBO2),且在使用主板时,我们选择了A、I两家对位相同的主板即BM与BM。
CPU规格介绍:
为了让新来的朋友能够了解这两款处理器之间的差异,这里我们列了一个表以便大家对这两款处理器有个直观的参数了解:
上图为部分参数介绍,不仅锐龙X相较锐龙X标准TDP有所减少,在Intel方面由于不带K的原因,i7-F的标准TDP也达到了65W,与AMD持平。而在2级缓存方面,酷睿i7-F大幅度领先,但是在三级缓存方面,AMD略占优势。
在核心数量方面,酷睿i7-F是12核20线程的设计,锐龙X则是8核16线程的设计无论是在核心数量还是在线程方面,Intel的酷睿i7-F都要高于锐龙X。
上:AMD锐龙X核心架构图下:Intel酷睿i7-F核心架构图
首先在AMD方面,锐龙X和哥哥锐龙X一样都是使用了1个CCD,不过锐龙X虽然在核心数量、线程以及缓存方面与锐龙X一样,但是在核心频率方面做了降低,由此来降低处理器的发热量。
当然了,由于Zen3单个的CCD内部8个核共享4MB二级缓存以及32MB的三级缓存,使得单个CCD内部的传输效率变的大幅提高。
不过由于只有一个核心Die的原因,内存的写入只有读取速度的一半(读取32B/cycleRead,写入16B/cycleWrite)。
接下来是Intel这边,AlderLake架构的12代酷睿仍然采用了RingBus设计,不过由于加入了大小核的设计,所以i7-F应为8个大核+4个小核设计(相比完整的AlderLake架构砍去了一组小核以及核显部分)。三级缓存则是8个大核的2.5MB共计20MB以及1组小核(4个)的5MB,然后通过RingBus总线,12个核心共享25MB的三级缓存。此外,酷睿i7-F没有右边的核显模块,也不支持通过调整倍频来进行超频。
两款对比处理器CPU-Z软件截图
AMD锐龙X处理器及内存设置介绍
在AMD方面,我们使用了微星的微星BM迫击炮WIFI主板,搭配芝奇的DDR4内存,由于锐龙X这款处理器内存兼容性比较好,所以我们将存频率设置为DDR4-MHz,FCLK频率设定为MHz,采用1:1内存同步模式。AMD开启PBO2。
Intel酷睿i7-处理器及相关平台介绍
在Intel方面,我们使用了微星的BM迫击炮WIFI主板,同样是搭配芝奇的DDR4内存,不过由于Intel平台对内存频率要求不同的原因,这款i7-在达到内存DDR4-MHz时只能工作在Gear2异步模式下。
注:若要开启Gear1同步模式,这款处理器的内存等效频率最高可达DDR4-MHz,此时内存控制器频率为MHz。但是由于12代酷睿对于DDR4内存的兼容性并不是很好,即使是最新版本的Windows11操作系统,在DDR4-MHz内存处于Gear1模式下时进入游戏也会频发报错或者自动退回桌面,导致测试无法进行。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这次的主角是CPU对比测试,但由于不设计超频的原因,我们采用了红、蓝两家点名率都非常高的热卖产品微星微星BM迫击炮WIFI以及微星BM迫击炮WIFI主板,除此之外其它的硬件尽可能的拔高,以体现处理器的性能差距。
注:在下方测试时,我们统一使用Intel酷睿i7-F标识来代替实际测试使用的i7-处理器,前边说过两者除了有无核显的区别外其余地方完全相同。
测试选择了15款带有Benchmark及1款热门网游。其中15款游戏选择了预设画质,热门网游为手动最高画质。同时整个测试为P分辨率以及最高画质,且我们会在文章结尾进行汇总,希望看完这期评测的朋友,能够对两款处理器的游戏性能差距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AMD及Intel测试平台
在AMD平台使用的内存方面,我们选择了来自芝奇的F4-C16D-32GTES,2条16GB构成了32GB的容量以及DDR4-MHz的时序何CL16的时序。不过在本次的测试中,我们将其设置成DDR4-MHz频率,同时FCLK频率设定为MHz,采用1:1同步模式,时序不变。
Intel由于DDR4-MHz开启Gear1时频发游戏报错及自动退回桌面的现象,所以在多次测试后最终选择了同样为DDR4-MHz,Gear2模式(时序与AMD完全一致)。
测试使用的硬盘是来自KingstonFURY的RenegadePCIe4.0NVMeM.2SSD(又称叛逆者),这是一款容量为4TB,支持PCIeGen4协议的NVMeM.2固态硬盘,采用了3DTLCNAND颗粒及PhisonE18主控,其连续写入速度可达MB/s,连续写入速度则是MB/s。算是目前最大容量的M.2固态硬盘了,其质保时长为5年或4.0PBW。
由于使用了高性能的RTXGB超龙显卡,为了保证整体平台的供电稳定性,本次测试我们使用了德商德境界的PUREPOWERFMW这款额定功率为W的80Plus金牌电源,该电源支持双路12V输出,其中主要为主板及CPU供电的接口为12V1——46A,主要为显卡供电的接口为12V1——42A,该电源能够为系统提供更加纯净,充足的供电性能。
测试使用的显卡来自微星的RTXSUPRIMX12GLHR又叫超龙,是微星目前的RTXGB的旗舰级显卡,作为一款超频版显卡,该卡的核心Boost频率为MHz以保证显卡更加稳定发挥。
由于两款处理器的基础TDP都是65W,其实发热量并不是很高,所以我们这次选择了来自德商德境界的DARKROCK4CPU塔式风冷散热器,该散热器拥有6根6mm直径的热管,搭配纯铜镀镍底座,陶瓷颗粒的散热鳍片涂层以及波浪设计的边缘设计,其TDP可达W,算的上是高性能处理器的风冷佳选。
单机游戏对比测试结果(一):
《看门狗:军团》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刺客信条:英灵殿》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古墓丽影:暗影》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幽灵行动:断点》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单机游戏对比测试结果(二):
《地平线:零之曙光》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中土世界:战争之影》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无主之地3》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奇异小队》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单机、Benchmark对比测试:
《荒野大镖客:救赎2》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神陨》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光明记忆:无限》Benchmark程序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边境》光追测试程序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网络联机、多人游戏对比测试:
《全境封锁2》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荣耀战魂》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彩虹六号:围攻》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Dota2》P游戏测试结果对比
测试结果及总结:
最后,我把这次的所有测试列成一个表格,方便大家观看:
同时在这次的表格中,我将帧数高的一方进行了字体加大和加粗,这样大家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来2款CPU在16款游戏中的胜负。
在这次的测试中,锐龙X有8款游戏表现强于酷睿i7-F,有6款游戏略逊酷睿i7-F,有2款游戏表现结果一样。
在最后,我们将AMD锐龙X看做%性能,帧数全部相加下来,在这16款游戏中,AMD锐龙X比Intel酷睿i7-F的性能强了0.27%,两者的差距不足0.3%。
AMD锐龙X与Intel酷睿i7-F的模拟攒机配置价格对比
最后,我们同样是列出了一份配置价格表给大家一个直观的对比(该配置与上文测试内容无关),由于两款处理器默认TDP都是65W,且Intel并不支持修改倍频,所以我们选择了两款都比较亲民价位的主板——BM迫击炮和BM迫击炮。在散热器方面我们也选择了较为便宜的水冷散热器。
通过上方的对比结果来看AMD及Intel两家在配置尽可能选择相近的情况下,主要区别在于处理器的元差价以及主板的元差价,整体平台算下来两者差价元。
虽然在这次测试中,AMD在核心及线程数量方面要少与Intel处理器,但是,AMD拥有32MB的三级缓存,Intel只有25MB。且得益于PBO2以及内存控制器可以达到MHz同步频率的性能加持,使得AMD可以有更好的性能发挥。
这次AMD的锐龙X处理器可以看做是低功耗版的锐龙X,AMD并没有在硬件方面进行缩水,仅仅是通过降低频率来达到降低发热、功耗的效果,可以说是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5X“积热”的问题,良好的环境也使得处理器在运行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再回到兼容性方面,我使用Intel在开启DDR4-MHzGear1模式时,虽然可以正常开机,但实际测试时遇到了多款游戏打不开的现象,无奈只能使用DDR4-MHzGear2模式,显然在对DDR4内存频率方面,手头这款Intel的酷睿i7-F做的并不好。
这使得多年以来一直有的“AMD性价比高,Intel兼容性好”的说法说法,在12代酷睿搭配高频率DDR4内存时,不攻自破。对此我猜想,这可能与Intel12代酷睿同时兼容DDR5与DDR4内存,无法两头兼顾的原因吧。
最后,两者之间有着元的价格差距,而恰好近期显卡价格处于猛降的状态,元预算在显卡上边,完全可以使显卡上升一个档次,比如魔龙售价元,Ti魔龙则售价元,就游戏而言,显卡的提升所得到的结果要更加直观一些。因此,如果要选择元价位的处理器进行游戏,个人还是推荐使用AMD处理器来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