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安全生产文库给大家介绍一款干货满满的《防触电及安全用电》PPT。该PPT围绕防触电及安全用电主题展开系统讲解,内容实用且全面,是提升安全用电意识与技能的重要学习资料。
一、培训课件概述
(一)该PPT聚焦防触电及安全用电知识,涵盖触电定义及危害、触电方式及原因、防止触电措施、临时用电管理、触电急救等核心内容,构建了完整的安全用电知识体系。
(二)从内容架构看,以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操作要点,详细讲解了触电相关基础概念、风险因素、防范手段及应急处理方法,形成了从认知到实践的全面指导。
(三)其适用范围广泛,主要针对存在用电场景的行业领域,如工厂、建筑施工、电力作业等,特别适合电工、企业员工、施工现场人员等学习,也可为家庭安全用电提供参考。
二、培训课件具体内容
(一)触电的定义及危害
触电定义:碰到带电导线,电流通过人体即为触电,损伤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危害:电流通过人体使内部组织受损伤,会致全身发热、发麻、肌肉抽搐,甚至心脏、呼吸机能和神经系统受损死亡。
电伤危害: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损伤,有电弧烧伤、电的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电流大小的影响:不同电流强度对人体危害程度不同,1mA工频电流会麻刺,mA以上会致呼吸困难、心脏停跳。
(二)触电的方式及原因
触电方式:包括单相触电、双相触电、高压跨步触电、高压电弧触电、雷击触电。
触电原因:违反操作规程接触带电部分;设备绝缘损坏接触带电外壳;高压线接地点等形成跨步电压伤害;缺乏安全用电常识不正确使用设备。
(三)防止触电的措施
思想重视: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用电规范:不令电源超负荷、不私自拉线违章使用;保持绝缘部位干燥、金属外壳电器接地;由专业电工定期检查维修电器;不私拆电器设备、不私自合闸漏电保护器。
设备管理:确保电器设备良好散热,周围不堆放易燃杂物;移动电器切断电源,发现电线破损及时更换;熟悉主空气断路器位置,长时间离开切断电源;电工维修时操作者监护。
行为规范:遵守用电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用电习惯,如不用湿手操作、不触摸运行中设备;实施挂锁程序;杜绝私自乱拉乱接、拆卸修理电气设备等不安全用电行为。
(四)临时用电管理
从事用电作业需有电工证,在生产区域临时用电需同时办理临时用电证和动火证。
行灯电压有规定,电缆线路应埋地或架空敷设,临时用电电缆采用五芯电缆。
架空电缆沿电杆等敷设并固定,室外临时用电设备有防水和防砸措施,易触及设备设围栏挂警告牌。
临时用电线路不靠近潮湿和热力管道,配电箱、开关箱导线进线口和出线口设在下底面,装设漏电保护器,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保护。
(五)触电急救
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立即就地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同时联系医疗急救中心,未接替前不放弃。
发现有人触电迅速使其脱离电源,可用带绝缘手柄工具切断电源或用干燥工具挑开电线,切勿用潮湿物件或金属物操作、勿用手触及带电者。
检查及现场抢救:将触电者移到通风干燥处,解开紧身衣服,清理口腔粘液,如有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分别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或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不能中断;转送医疗机构时继续抢救。
(六)时间就是生命
强调心肺复苏的“黄金8分钟”,心搏骤停时间与CPR成功率密切相关,每延误一分钟成功率降低10%。
(七)安全自省5步法
工作前思考是否具备技能知识、持有许可证,识别风险并采取措施,检查是否影响他人安全,使用正确个人防护用品;工作中确定实施步骤、观察环境、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检查安全措施;工作后观察区域、采取防范措施、回顾工作有效性、思考改进之处。
(八)安全用电常识补充
工厂车间电气设备勿乱动,自己使用的设备故障请电工检修;经常接触的电气设备保持完好,故障及时通知电工;移动式用电器具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并经常检查;电气设备外壳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并经常检查,移动设备先断电;养成安全节约用电习惯,长时间离开切断电源;熟悉主空气断路器位置,电气事故时第一时间断电;按操作规程操作电器设备;带有机械传动的电器设备装护盖等保护,清洁时切断电源;厂房内电线不乱拉乱接,不使用多接口和残旧电线。
三、预期学习效果
(一)知识层面
使学习者清晰掌握触电的定义、危害、方式及原因,全面了解安全用电的基础理论知识。
熟悉防止触电的措施、临时用电管理规范、触电急救方法等专业知识,明确用电操作的安全要点和风险防范要点。
(二)技能层面
提升学习者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规范用电的操作技能,如正确使用和维护电气设备、处理临时用电问题。
增强触电急救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正确地实施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提高应对触电事故的能力。
(三)安全意识与行为层面
强化安全用电意识,养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从内心重视用电安全,主动遵守用电规章制度。
规范用电行为,杜绝不安全用电习惯,如避免湿手操作、不私拉乱接电线等,形成良好的安全用电行为模式,降低触电事故发生率,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