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发热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inteli712700K零售版首发体
TUhjnbcbe - 2025/6/9 18:37:00

前言:

这几年的intel一直被称为牙膏厂,主要原因大家都懂,但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之前的对手AMD太弱。要知道之前的intel可是i5秒默全。不过在苏妈上台以后,锐龙来了,然后就出现了intel反被AMD按在地上摩擦的反转。好在今年,让intel“扬眉吐气”的12代酷睿发布,终于摆脱了N年的14nm(看看后面有多少+号就知道用了多少年),用了10nm全新工艺,还有类似手机ARM处理器的“大小核”设计,同时还安排了PCIe5.0、DDR5等一系列新玩意。所以不少小伙伴都表示,这次的intel是大出血了,直接挤出了一大管“牙膏”。那么这次的intel究竟如何?我这次也是大出血,直接买了一个i7-K国行盒装版本,给大家一探究竟。

PS:本人也是非极限/超级专业的DIY玩家,下文所有测试数据仅供参考。

PS中的PS:本文不含超频环节,等下篇内容再玩。

开箱:

先说外包装,intel12代这个外包装其实对比11代并没有什么区别。

低情商:牙膏厂不换皮,这不很正常吗?

高情商:我们把成本都放在了核心环节。

将i7-K、i7-K、i5-KF这三款处理器放一起,会发现设计元素几乎都是一模一样,可能也就i5-KF的包装盒色彩会淡一些。

盒子后方有个小侧透开窗,可以看到CPU的金属顶盖。反正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当然因为是带K处理器,K也没有标配风扇,至于附件也就是说明书(上面有小贴纸)加个保修卡,话说我还想看看LGA接口的intel原装风扇是啥样子的。

测试平台:

这次测试平台如下:

主板:微星MPGZCARBONWiFi主板

内存:威刚万紫千红DDRMHz8GB*2

硬盘:雷克沙NM

散热器:微星MPGCORELIQUIDK

电源:长城猎金GX金牌W

显卡:微星GeForceRTXVENTUS3X24G

微星MPGZCARBONWiFi主板作为业内的首发Z主板,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产品表现都非常不错。比如供电区域以及M.2固态位搭载了大面积的金属散热装甲,同时CPU供电也达到了20相。当然还支持DDR5内存,最大频率可以达+(OC)MHz。

当然,这块主板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支持5个M.2接口,并且4个都是采用PICe4.0的协议,也就是说基本上可以抛弃传统的SATA接口硬盘了。

威刚万紫千红DDR5是裸条版本,没有常见的散热马甲,单面颗粒,单条容量为8GB。说实话与DDR4版本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不过金手指的防呆插口还是有点变化。

可以看到内存的颗粒是镁光出品。

电源采用了长城猎金GX金牌W,价格不到,也是目前市面上性价比比较高的80PLUS金牌电源。并且该电源还经常在PDD出现神价格,但个人建议还是某东购买,7年的质保用起来也更放心。

此电源采用了全模组设计,方案是主动式PFC+LLC谐振+DC-DC+同步整流设计,支持风扇启停。

规格方面+12V输出电流为70.8A,也就是可以实现.6W的额定输出;而+5V与+3.3V输出的额定电流则均为25A,联合输出最高功率为W。同时该电源支持的输入电压为交流V到V,可轻松应对多种电压环境。

微星MPGCORELIQUIDK之前也写过专篇评测,主要是带个屏幕非常有趣,没啥事还能皮一下。这次换上了12代专用的LGA扣具,压制默认频率下的K真的是轻轻松松。

硅脂用的是我手上最好的九州风神EX,的时候囤了不少。别看导热系数只有6.2W/m.k,但实际表现可以与导热系数为13.8W/m·K的利民TF8势均力敌。

九州风神EX的涂抹感受类似信越那种不含硅油的硅脂,如。所以涂抹的时候建议还是借助下配送的小刮板。

至于显卡,不是主角,就不过多介绍了。反正就是RTX也就是个门面。

最后再说说测试的系统版本win11专业版21H2,版本是.

性能测试:

为了让数据更有可看性,这次测试我也加入了我也拿出了之前用的i7-K处理器。

先来看看CPU-Z。

i7-K为12核设计,分别是8个性能核心(P-core)和4个能效核心(E-core),同时L3缓存非常大,达到了25M,最大睿频为5.0GHz,全核心睿频4.7GHz,PBP(处理器基准功耗,其实也就是TDP)为W,而PL2/MTP(最大加速功耗)为W。

当然,最好玩的是12代“取消”(屏蔽)了让11代功耗倍增、发热加大的AVXF指令集。网上有人说可以在BIOS中进行开启,不过我在BIOS中找了一圈没有发现。

CPU-Z跑分

i7-K的单核成绩为.5,多核成绩为.6。

而i7-K的单核仅为.9,多核仅为.5。

也就说单核提高.6,多核提高了.1,这差距真的有些点夸张。但是这提升还真正仅仅是开始。

CINBENCHR15

i7-K在OpenGL的得分为.36,CPU得分为

i7-K的OpenGL的得分为.40,CPU得分为

CINBENCHR23

i7-K的单核成绩为0,多核成绩为22

i7-K的单核成绩为,多核成绩为

7-ZIP基准测试

20线程vs16线程

i7-K的多线程为.GIPS

i7-K的多线程为83.78GIPS

象棋基准测试

因为这个软件最大仅支持16线程

所以双方的差距不是很明显

i7-K的成绩为

i7-K的成绩为

内存方面

i7-K配搭的威刚万紫千红DDRMHz实测下来读取达到了71GB/s以上,写入和复制都有60GB/s,只不过因为40-40-40-76-CR2的时序,延迟达到了89.2ns。等有机会实测下超频表现。

而i7-K配搭的威刚D50(CJR颗粒)性能其实也不错,读、写、复制都达到了50GB/s以上,在18-20-20-42-CR2的时序下,延迟为53.7ns。

SSD方面,用的雷克沙NM1TB固态,双方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除了第一次用i7-K+CDM跑出.60MB/s顺序读写,其他数据双方都差不多。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i7-K配搭的Z仅有一个支持PCIe4.0协议的M.2接口,而Z可以轻松做到4个支持PCIe4.0协议的M.2接口。

3DMark的一系列测试

TimsSpy:

i7-K的得分为,显卡得分为,CPU得分为

i7-K的得分为,显卡得分为81,CPU得分为

主要也就是CPU的差异,达到了。

TimsSpyExtreme:

i7-K的得分为,显卡得分为,CPU得分为

i7-K的得分为,显卡得分为,CPU得分为

CPUProfile

i7-K的最大线程得分为10,16线程为,8线程为,4线程为,2线程为,单线程为

i7-K的最大线程得分为,16线程为,8线程为,4线程为,2线程为,单线程为

鲁大师测试

i7-K的得分为分,其中处理器为分,显卡为分,内存为分,硬盘为分。

而i7-K的总分为1957分。其中处理器为分,显卡为分,内存为分,硬盘为分。

双方的差距主要就是CPU和内存。CPU高了7.8万分,DDR5内存高了12.8万分。

游戏对比:

因为我的显示器为微星MPGARTYMISCQR显示器,该显示器的分辨率为*。所以游戏都是采用此分辨率,算是2.5K。34英寸的大屏+0R的曲率+Hz的超高刷新率,游戏沉浸感是非常不错。同时,为了测试这些游戏,我也是熬到了凌晨的EDG夺冠。

游戏测试中i7-K的帧数在第三栏,而i7-K的帧数在最后一栏(没错,就是怕截图太多,不好区分)。游戏特效方面,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基本上都是全开状态。

《CS:GO》

i7-平台的游戏帧数最大FPS以上,平均下来都有+FPS。

而i7-K平台的帧数表现主要体现在最低帧数方面,测试下最低为帧,表现没有i7-K那么稳定。

《英雄联盟》

既然EDG夺冠,那就给安排给LOL,测试地图是大乱斗

i7-K平台在刚载入地图,FPS能达到帧左右,团战的时候会掉到帧左右。

i7-K平台表现有些类似《CS:GO》,刚进游戏也是+帧,团战一激烈掉到帧左右。

《永劫无间》

网易这款游戏热度很高,也支持光追。游戏设置DLSS为自动。

i7-K平台的平均游戏帧数为帧左右,混战的时候会降到帧左右。

而i7-K平台的游戏帧数表现感觉会更好一些,人少的时候帧数能达到帧以上,混战的时候差不多在帧。

《战地V》

战地V因为开启了HDR+DX12+DXR,当时玩的时候没有发现,但游戏截图会很怪异。

i7-K平台与i7-K平台几乎没有差异。平均帧数都在80帧以上,室内场景最高可以达到帧左右。

《赛博朋克》

《赛博朋克》应该是目前配置最高的游戏之一,特效全开的情况下,DLSS对游戏的帧数影响很大。

比如在DLSS关闭的情况下,双方的游戏帧数基本上都在40帧左右,玩起来有一点卡顿。要知道这个可是在RTX显卡的加持下。

将DLSS开到自动模式,i7-K平台的游戏帧数会提升到75帧左右,而i7-K平台的游戏帧数大概在71帧左右,略低一些。

如果将DLSS开启到超高性能模式,i7-K平台可以轻松达到帧左右,而i7-K平台的游戏帧数大概在帧出头。

烤机: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11代酷睿在默认状态下是真的热。就那i7-K如果不在BIOS对其进行什么限制,一般情况下单烤FPU功耗都能轻松突破W以上。比如我之前装机,将i7-K设为全核4.8GHz,不关闭AVXF指令集,单烤FPUCPU功耗达到了W,好在微星MPGCORELIQUIDK散热器还不错,温度稳定在83℃。

而到了i7-K,我之前看爆料,以为默认状态也会很热,但是测试结果让我有些懵圈。

先看待机状态,CPU的功耗显示只有3.83W,也不知道是不是AIDA64V6.5出现了问题。

还是气温太低导致。(我在江西刚好立冬来了冷空气,房间室温大概在12℃左右)

但看这发热表现,4个能效核心几乎和室温差不多。

单烤FPU,i7-K的8个性能核心(P-core)频率稳定在4.7GHz,而4个能效核心(E-core)频率稳定在3.6GHz,CPU核心电压为1.V,功耗显示为.93W,与intel公布的PL2/MTP(最大加速功耗)数据一致。

总结:

先说结论,i7-K进步很大。对比i7-K,性能上提升得非常非常明显。

可是这背后的代价是什么?是钞票。

看看价格,i7-K目前国行盒装的首发价格是3左右,而i7-K记得我入手的时候才0出头(特价),目前正常售价在0左右。同时,Z主板+DDR5内存同样是价格不菲,所以让体验更强的性能,自然要花费更多的money(AMD党可以欢呼一下)。

当然,你要说i7-K值不值得买?我觉得还马马虎虎,毕竟intel这次的“牙膏”真的有点多。但是具体很多都是在跑分软件上,游戏方面对于一些3A大作,提升其实很有限。

所以个人建议如果是普通玩家还是考虑12代i5+Z(DDR4版本)或者B(DDR4版本),这样的组合一方面性能上有保障,同时处理器、主板以及内存的价格还算合理。

也不知道AMD看到intel这次卖力了一波,新一代Zen4架构的锐龙处理器会不会提前来袭?

英特尔(Intel)12代i7FKKF盒装处理器CPU主板套装技嘉ZUDDDR4i7K12核20线程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旗舰店¥购买
1
查看完整版本: inteli712700K零售版首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