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发热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进入蜱虫活跃期茶农果农需防范
TUhjnbcbe - 2025/5/7 16:41:00

本文转自:黄山日报


  本报讯近日,河南出现数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再次引起人们对蜱虫危害的警惕。6月5日,我市有关疾控专家提醒,当前已进入蜱虫活跃期,茶农、果农等户外生产劳作人员应当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蜱虫叮咬。


  市疾控中心疾控科科长胡晓申介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人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也可引起感染。此病多发于春夏,病例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临床表现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消化道症状及多脏器功能损伤等,严重者或导致死亡。今年4月,市卫健委通知要求做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工作,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相关病例监测并组织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发现、识别、报告和治疗能力。胡晓申提醒,对疑似病例,临床要加强流行病学问询,及时采样送检;对有重症倾向的病例,要尽快送到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组织专家会诊。


  胡晓申告诉记者,蜱虫多出现在野外人烟稀少的地方,或蛰伏在草丛间和树木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建议人们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蜱虫主要栖息地长时间坐卧。茶农、果农等户外生产劳作人员要格外注意,在进入此类地区前应当做好防护措施,如穿长袖衣服、戴帽子,束紧衣领、袖口、裤腿,尽量减少皮肤暴露,以防蜱虫叮咬。如果发现有蜱虫叮附在身体表面,可用酒精或煤油涂抹虫体,待蜱虫受到刺激松开口器后轻轻拔出,切勿猛拉,以免将蜱虫口器拉断,否则更难拔除,而且存在致病风险。此外,如果房前屋后有绿化带或小树林,也要注意查看有无蜱虫蛰伏,如有可采取药物防治。

1
查看完整版本: 进入蜱虫活跃期茶农果农需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