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txbyjgh.com/m/每当秋风起,落叶黄,很多家庭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宝宝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发烧,这个看似平常却又让家长们忧心忡忡的症状。关于宝宝发烧后的护理,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在家长们中间流传:一种认为应该多穿多盖,捂出一身汗来;另一种则认为不能捂着,应该少穿点,让身体自然散热。那么,宝宝发烧后,到底应该捂还是晾呢?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其道理,但也都有其局限性。要想真正理解宝宝发烧后的护理方法,我们需要从发烧的过程说起。
一、发烧的三个阶段
体温上升期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就像家里的空调一样,负责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当人体受到细菌、病毒等外来病原体的侵袭时,体内的免疫细胞会迅速做出反应,释放出一系列致热源,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设定温度升高。但身体的反应总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体温调节中枢提高设定温度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个新的设定值。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反应来配合大脑的指令。为了增加产热,宝宝的肌肉会抖动,表现为寒战;同时,为了减少散热,血管和毛孔会收缩,导致宝宝的脸色发白、手脚冰冷、起鸡皮疙瘩。此时,宝宝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冷”。
针对这个阶段的宝宝,我们应该适当捂一捂。可以多加件衣服,盖条小毛毯,做好手脚保暖工作,比如泡热水脚、穿袜子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捂”并不是指给宝宝盖上厚棉被捂到出汗,而是做好保暖工作,让宝宝不再感到寒冷即可。如果在这个阶段晾着宝宝,反而会延长宝宝发冷的时间,增加宝宝的不适感。
高温持续期
经过一番努力,宝宝的体温终于达到了体温调节中枢设定的新温度,开始进入发烧的第二个阶段——高温持续期。在这个阶段,宝宝的体温和体温调节中枢设定的温度保持一致,散热和产热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
此时,宝宝之前出现的寒战、脸色发白等症状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身体开始发烫、小脸发红、嘴唇很干。由于身体发烫明显,体温量出来也高,很多家长往往也是在这个阶段才发现宝宝发烧了。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帮宝宝做好散热工作,适当晾一晾。可以拿掉小被单或减少衣物,用温凉的毛巾帮宝宝擦擦脖子、腋窝、大腿根等部位,或者用温水帮宝宝洗澡。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千万不能捂着宝宝!因为宝宝的体温调节能力发育还不完善,如果再把宝宝捂着,就会导致身体更加无法排汗散热,反而会使体温升得更高,出现41℃以上的超高热,甚至引起脱水、缺氧、死亡等严重后果。
如果宝宝的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者出现了不舒服的表现,如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不想玩耍等,就需要考虑给宝宝吃退烧药了。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安全有效的退烧药物。
体温下降期
持续高温对宝宝的身体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负担,会消耗大量能量。为了降低体温,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会发挥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再次下调温度设定值。于是进入发烧的第三个阶段——体温下降期。
在这个阶段,为了降低体温,身体需要散热大于产热。因此血管和毛孔会扩张以帮助身体散热排汗。宝宝的手脚会开始发热并出汗。很多人误以为“捂汗后烧就退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正如我们前面所解释的那样并不是“捂汗能帮助退烧”而是退烧后身体需要排出多余的热量所以才会出汗。
由于出汗量大,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注意避免宝宝着凉。可以及时帮宝宝更换潮湿的衣物;用温热的毛巾给宝宝擦汗或者洗个温水澡;适当给宝宝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但需要注意的是发烧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宝宝可能会经历多个体温“上升-平稳-下降”的轮回。有时候明明体温已经降下去了可能过几个小时又会升上来因此需要多摸摸宝宝的手脚密切